Search


#有病的族群,需要「友善」的環境、而不是「有病」的社會。

那天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有病的族群,需要「友善」的環境、而不是「有病」的社會。

那天下著暴雨,#靠北有病 的活動依舊如期舉行。我聽了四個癌症病友的故事、五個精神疾患的自白、還有一個來自黑暗藥廠界的八卦。

聽完彷彿恍如隔世,
像是穿梭至少十個不同的人生、不同的平行時空。

那天,
一位 #卵巢癌三期 的癌友說,她被交往八年的男友劈腿了、小三不是別人,是她認識的人,知曉她的情況,還對她烙下狠話:
「我唯一的優勢,就是我比妳健康。
而且,我還懷孕了。」

對一個卵巢癌的患者,炫耀「具備生育功能」,
真是夠嗆了。

她說,她二話不說直接賞了對方一個巴掌。

靠北有病的現場瞬間歡聲雷動,掌聲叫好。我真心覺得,她可以忍住只把氣打在對方臉上、而不是往肚子踢過去,真是一種慈悲。

那天,
一位 #躁鬱症 的患者說,有天她輕躁症發作,和朋友講了一整晚電話,媽媽走進來,不由分說直接用暴力制止她繼續講電話。

她當下反應是用肢體防衛保護自己,結果被認定是「危險份子」,接著被五花大綁送進精神病院。

她說,她冷靜的解釋她真的沒有打她的母親,但依舊被關進保護室,被同房的兩位精神病患毆打。

她說,對那些醫護人員再冷靜也沒有用、他們至始至終就是不相信妳、只會把妳當作瘋子暴力處理。掀開衣服,可以看到她的全身上下好幾處都是瘀青。

我不是精神疾患,其實難以感同身受。

但這個故事讓我我不禁開始懷疑,
是這個年輕女孩有病?她的母親有病?還是連整個精神病院的體系也病了?

那天,
有一位 #藥廠業務,揭露了許多醫界和藥廠的黑暗面。

他說,他之前在銷售的藥,對癌症效果很好,單價卻很高。原本他理解可能是因為製藥成本太高,而非不得已的定價策略。

後來,他才知道原來單價很高是有原因的。
是藥廠的老闆用盡各種方法、各種手段,「蓄意」要讓這個藥永遠不能被「大量生產普及化」。

這一切,都只是為了創造稀缺性、
讓藥維持天價。

他說,他親眼看見許多眼神有光、對活下去充滿積極態度的末期癌友,在聽完藥的價錢後⋯⋯
眼中光輝退去的樣子。

這個藥廠的老闆,聽說還是一位「醫生」呢。

在這個靠北有病的夜晚,
聽完這些「有病」的故事,我不禁開始思考⋯
到底是誰「有病」?

如今這個社會,
看得見的病、和看不見得病越來越多。

現在,「有病」或許還是弱勢族群。
但在更久以後的未來呢?會不會「健康的人」反而成為少數民族?

如果「有病」將必然成為往後趨勢,那麼,
有病的族群需要一個「友善」的環境,
而不是一個「有病」的社會。

衷心請求,
就算沒病,也請力挺有病。
尊重、並溫柔對待你身邊的每一位病友。

身體「有病」,需要用藥物治療;
社會「有病」,需要同理心根治。

攝影 Mon Lee

#有病供三小
#我們都有病
#癌友有嘻哈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謝采倪,在26歲那年確診淋巴癌。骨子裡很悲觀,所以深知「樂觀」面對疾病有多難。正在持續透過創作、筆耕,傳遞更多關於病的人事物及他們的故事。
View all posts